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刘慧:学习教育之“真学”“正己”“实干”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慧  日期:7/7/2025 字体: [大][中][小]

    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座灯塔,为党和国家的作风建设指引着方向,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重塑起到了关键作用。党员干部要以学习为先导,以正己为准则,以实干为担当,精心书写好“真学”“正己”“实干”三篇文章,扎实推进学习教育,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只有在思想深处有所觉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行为走偏、作风不正的问题发生。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借助“三会一课”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主题党日践学等机制,始终做到往深里学、往心里学、往实里学。要长期从思想上提高觉悟、锤炼意志,涵养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的浩然正气,将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有机统一起来,运用正反典型案例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断打扫思想灰尘,纠正行为偏差,在学中知敬畏、守底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理论上的清醒人。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党员干部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专题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深度剖析,让党员干部明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更是对党的纪律和权威的挑战,从而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敬畏之心,时刻保持警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加强警示教育,敲响思想警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过真实鲜活的案例,直观展示违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剖析案例中违纪人员从思想松懈到行为失范的演变过程,让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明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培育廉政文化,滋养敬畏之心。廉政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能够为“有戒”提供深厚的思想土壤。通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如廉政书画展、廉政征文比赛、廉政文艺演出等,传播廉洁从政理念;挖掘和宣传党的历史上廉洁奉公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机关单位、社区等场所打造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长廊,营造崇廉尚俭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问题得到持续有效解决,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在学习教育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对已整改的问题定期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