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廖卫芳:景区“限时拍照”并非多此一举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8/26/2025 字体: [大][中][小]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在一些景区的热门打卡点排队拍照,少则等待半小时,多则两三小时,有不少游客反映,这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为此,一些景区推出了“限时拍照”措施,有的限时30秒,有的限时1分钟,有的限时5分钟。(8月26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眼下,随着人们休闲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外出旅游,而旅游过程中拍照打卡是不少游客的“标配动作”,既能通过手机、相机定格美景,又能提升出游体验,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大家也知道,一些知名景点由于拍照打卡的游客多,不是排队队伍长,就是等候时间长,一些景区往往是“拍拍照片两分钟,排队等候一小时”,这无疑让游客的出游体验大打折扣。

    正是出于这一现实窘境,一些景区为此推出了“限时拍照”举措,有的限时30秒,有的限时1分钟,有的限时5分钟,这无疑是一记化解妙招。

    也许有人会说,景区“限时拍照”是多此一举。但事实证明,正是有了“限时拍照”这一化解妙招,才让广大游客体验更良好,景区秩序更优化。试想,如果景区不采取“限时拍照”举措,而是任凭游客人挤人,无序混乱,那就极易造成有的游客满足了“拍照自由”,而有的游客却望“景”兴叹,拍不了照片,成了一次遗憾。同时,人挤人、无序混乱也无形之中会增加游客的安全风险。如此,显然不是游客所要的出游方式。

    相反,有了“限时拍照”,一些轮上拍照打卡的游客就会珍惜这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拍照时间,不至于磨磨蹭蹭,“赖”着不走,耽误他人拍照打卡。而那些等候拍照打卡的游客也能做到有序排队,文明等候,不至于乱糟糟,你推我挤,既影响自身拍照打卡,也耽误他人拍照打卡。可见,景区推行“限时拍照”,很有必要,并非多此一举。

    当然,景区推行“限时拍照”不能“一刀切”,比如:遇上旅游淡季时,可放宽限时,或干脆取消限时,让游客尽情享受拍照打卡的自由和快乐;再如:对待儿童、老年、残疾等游客群体,可采取更加灵活的限时措施,不妨把拍照时长拉长一些,以体现景区制度的人性化。

    此外,化解游客“限时拍照”的窘境,景区也可在拍照打卡点周围设置多角度拍摄方位,以分散单一点位人流压力,避免游客等候时长过长,而影响出游体验。同时,景区或可安排专业摄影师,免费提供代拍照服务,这也是有效缓解拍照打卡点人流量过大的一个好办法,值得大胆尝试。(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