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张堃:以作风建设之笔,绘就发展新画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堃  日期:4/27/2025 字体: [大][中][小]

    作风,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精神境界、道德品行的综合体现,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加强作风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是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优良的作风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能让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回溯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赢得群众的信任与追随;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干部们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带领群众艰苦奋斗,都彰显了良好作风的强大凝聚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高高在上,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有的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让干部们主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以真心换真情,以实干赢民心,让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

    作风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良好的作风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只有以优良的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才能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经济领域,干部们需以务实高效的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激发市场活力;在科技创新前沿,要秉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在乡村振兴一线,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作风,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相反,若作风不实,工作浮于表面,满足于做表面文章,不仅会贻误发展机遇,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引导干部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风建设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净化器”。政治生态关乎党的兴衰存亡。良好的作风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许多腐败行为都是从作风上的失守开始的。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通过加强教育引导,让干部们明底线、知敬畏,自觉遵守党纪国法;通过强化监督执纪,对作风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错误;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只有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才能让政治生态更加清明,让干部队伍更加清正廉洁。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绘就事业发展的崭新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