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岳岩:学习教育要“弦不松”“省不止”“行不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岳岩  日期:4/23/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这一要求为全党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弦不松”“省不止”“行不怠”的姿态,一体推进学查改,筑牢思想根基、锻造廉洁作风、厚植为民情怀。

   “弦不松”是筑牢思想根基的基石。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只有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正确方向。以贵州省赤水市为例,当地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中,推动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这一数据警示我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唯有以“弦不松”的态度持续学习,方能筑牢思想防线,永葆政治本色。

   “省不止”是锻造廉洁作风的保障。 自我革命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党员干部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入查找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以某地开展的“开门搞教育”为例,党员干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这种“省不止”的态度,不仅要求党员干部时刻自警自省,更需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任何可能侵蚀党性的行为。正如古人所言:“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唯有将纪律自觉铭记于心,方能锤炼出百毒不侵的“钢筋铁骨”。

   “行不怠”是厚植为民情怀的实践。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党员干部需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以某地党员干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例,他们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推动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以“马上就办”的效率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这种“行不怠”的精神,不仅要求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更需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

    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弦不松”“省不止”“行不怠”的姿态,一体推进学查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唯有如此,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优良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委党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