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永恒课题。自2025年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各地党组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作风整治,通过理论武装、实践淬炼、制度固本三重维度,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跃升,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学思践悟筑根基:理论武装锻造政治忠诚
作风建设本质上是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某市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构建"理论课堂+案例警示+实践调研"三维学习体系,组织党员干部系统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23场次,覆盖党员干部1.2万人次。这种"精准滴灌"式教育模式,有效破解了"学用脱节"难题,使党员干部在沉浸式学习中擦亮政治本色。
理论清醒方能行动坚定。高校系统创新推出"纪律教育第一课",针对新提拔干部定制"风险防控手册",将中央八项规定细化为可操作的28项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导航图"式教育,使纪律要求从"纸面规定"转化为"身边规范",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思想防线。
知行合一见真章:实践淬炼彰显责任担当
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某县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大数据筛查、群众评议等手段,查处违规政务APP 17个,精简会议文件30%,让基层干部从"表海""会海"中解脱出来。这种靶向施治的做法,使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民生实事,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在高校领域,作风建设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华南师范大学通过"机关作风提升行动",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12项服务规范,将师生满意度纳入部门考核指标体系。这种制度创新使机关办事效率提升40%,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长效治理固根本:制度创新保障行稳致远
作风建设既要解决突出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某省构建"问题发现-整改落实-效果评估"闭环管理体系,建立作风建设"红黄蓝"预警机制,对连续两次亮"红灯"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这种制度刚性约束,使作风建设从"运动式整治"转向"常态化治理"。
高校系统则探索"制度+科技"双轮驱动模式。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显示,某高校开发"作风建设智能监测平台",通过AI分析会议记录、文件文本等数据,自动预警形式主义倾向。这种智慧治理手段,使作风监督从"人工排查"升级为"智能防控",问题发现效率提升60%。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作风建设年"的实践探索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化落实,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到高校机关效能提升,各地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当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化理论武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解决实际问题,以"制度管长远"的智慧构建长效机制,方能锻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过硬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这场永不停歇的作风建设攻坚战,必将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