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全党要坚定战略定力,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定”与“动”,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定”是沉稳的基石,为“动”指引方向,确保党的各项事业不偏离正轨;“动”是前行的动力,赋予“定”以实际意义,推进“十五五”蓝图落地生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共同塑造着党员干部的行事准则。
战略定力为历史主动精神指明方向,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具备战略定力,方能透过纷繁表象洞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明确历史主动精神发挥作用的方向与着力点。若缺乏战略定力,面对复杂局势便易摇摆不定,历史主动精神将失去明确指向,沦为盲动。因此保持好战略定力,才能让历史主动精神的诠释变得深刻且富有意义。
战略定力指明事业发展的长远方向,但仅有方向而缺乏行动,便只是空中楼阁。历史主动精神则是驱动前行的引擎,凭借主动精神,我们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时,不被动等待,主动出击去识别机遇、应对挑战,以切实的举措推进战略目标的达成。如此,战略定力不再是空洞的坚守,而是在主动作为中的落地生根,真正赋予战略定力以实际意义。
党员干部要做好“定”与“动”的辩证统一,需做到在思想、行动、作风上同向发力。一是思想上“定”方向,“动”思维。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筑牢战略定力根基。同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五卷的核心要义,在常学常新中不断锤炼政治思维。二是作风上“定”底线,“动”状态。一方面,要秉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守党纪国法,杜绝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等行为,以“不越雷池一步”的清醒时刻自警。另一方面,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面对困难不推诿、不逃避,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切实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三是行动上“定”目标,“动”实践。一方面,要静下心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把握发展规律,并结合实际明确工作目标与重点,制定清晰规划。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付诸行动,以实干精神推进各项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用切实行动达成既定目标,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者单位:河北肃宁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