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导向,强调以务实作风服务发展、惠及群众。然而现实中“三拍干部”的身影却依旧存在:在谋划工作时不经调研“拍脑袋”决策,项目上马前不顾风险“拍胸脯”保证,出了问题后却调岗卸责“拍屁股”走人。这种作派看似雷厉风行,本质是政绩观的错位、责任意识的缺失,长此以往,则会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破坏政治生态。要杜绝“三拍”作风,需打好深入基层调研、建立责任台账、完善问责机制的组合拳,让“拍脑袋”者沾泥巴、“拍胸脯”者担责任、“拍屁股”者受惩戒,倒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深入基层调研,杜绝“拍脑袋”的主观臆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感知民生温度、发现问题症结的“第一现场”。因此深入基层调研是避免“拍脑袋”做决策的关键一招,只有沉到一线,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听到最真切的诉求,让决策更具针对性。若仅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定方案,政策便会“水土不服”,执行出现困难,公共资源严重浪费。而要破除“拍脑袋”弊端,关键在于把基层调研做深做实。干部需放下“官架子”,带着问题走进乡村院落、企业车间;用“接地气”的语言与群众交流,记录真实诉求;调研结束及时梳理问题、分析根源,将调研结果转化为精准施策的依据,让政策真正对接需求,切实解决难题,赢得群众信任。
建立责任台账,避免“拍胸脯”的空头支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应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这是做好工作的根本要求。干实事不仅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更是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然而,现实中少数干部习惯于“拍胸脯”表决心,缺乏行动落实,导致政策“空转”,辜负群众信任,损害政府公信力。要避免“拍胸脯”的空头支票,必须建立健全责任台账制度。一是将任务细化到人、明确时限、量化标准,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定期跟踪工作进程。二是台账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每一项承诺有记录、有落实、有结果,让干部真正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祉。
完善问责机制,防止“拍屁股”的责任甩锅。“拍屁股”干部常在上马项目出现问题、决策失误酿成后果时,以“调任”、“退休”为由脱身,将烂摊子留给继任者,全然不顾后续处置难度,大大增加行政成本,间接阻碍地方发展。要根治这一乱象,关键在于完善问责机制。需明确责任追溯范围,将干部任职期间参与的决策、推进的项目全部纳入追溯清单,无论岗位如何变动,都要对既往工作负责;建立问题台账终身挂钩制度,将责任履行情况与干部晋升、评优评先直接关联;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通过政务平台、热线电话等公开反馈路径,让甩锅行为无处遁形,真正倒逼干部主动担责,审慎决策,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作者单位:河北肃宁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