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王昭宇:快牛当有歇蹄时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昭宇  日期:9/24/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基层工作中,能者多劳的现象尤为突出。那些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干部往往被委以重任,成为各部门攻坚克难的中坚力量。这种用人模式看似合理,实则暗藏隐患。当所谓的“快牛”长期超负荷运转,不断被“加套拉犁”,轻则工作效率下降、创新动力减弱,重则引发职业倦怠、透支身心健康,最终压垮“快牛”。要让“快牛”得以“歇歇蹄”、“喘喘气”,则需从任务分配、工作评估、基层减负层面同向发力,不断为“快牛”松绑,同时激发基层干部整体积极性,让基层治理更具韧性与效能。

    合理分工,让“快牛”不再独撑。在基层工作中,当“快牛”被委以大量任务,从核心项目到琐碎事务全包,而其他人却无事可做。这种失衡会引发诸多问题,一是能者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俱疲,工作成效降低。二是团队其他成员缺乏锻炼,能力停滞不前,滋生懒政心理。而要改变这一困境,关键在于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如建立责任清单,依据成员责任范畴,明确任务分配,告别基层工作的“独角戏”;推行“双负责人制”,让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与能力较弱的同志进行搭档,在具体政务处理中实现经验传承;健全奖励机制,将协作贡献纳入考核指标,实行考核绩效一体化管理,切实通过合理的分工体系,实现行政效能的跃升。

    科学评估,让“快牛”实现突围。当前机关单位评估机制存在明显缺陷。评估维度单一,过分强调业绩结果,忽视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在协作中的隐形贡献,出现能者“多做多错多罚”的不公现象。这种评估制度会让某些干部的付出既不被看到也不被认可,积极性受挫的同时工作质效逐渐削弱。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则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需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针对评估规则的制定与修正,广泛吸纳基层干部意见,确保评估规则的客观公平。另一方面要设定多维度的考核指标,涵盖任务难度、质量等,防止陷入“唯结果论”的误区。同时推行动态评估机制,采用“月度考核+季度评估+年度考评”模式,挖掘“快牛”的隐性贡献,切实提升广大干部的干事热情。

    赋能减负,让“快牛”轻装上阵。当前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依旧存在。报表填写繁琐,数据多头报送,非核心事务占比高,严重挤压了基层干部处理关键工作的时间。能干者的精力被逐渐消耗,工作热情减弱,陷入“想干却无力干”的困境,行政效能显著降低。而要摆脱这一困境,需推动赋能减负举措的精准落地。一是通过合并重复报表、减少非必要会议等措施精简冗余事务,有效减轻基层负担,助力干部轻装上阵干实事。二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自动分析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三是赋予基层干部更多事务主导权,减少层级间权利干预,为能干者干实事扫清权力障碍,实现个人价值与基层发展的双赢。(河北肃宁县委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暂时没有内容!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