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扎根一线,直接面对群众需求,他们本应是服务群众、润泽民生的坚实力量。然而,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的积弊如藤蔓缠身,让许多基层干部困于“文山会海”“指尖负担”“迎检陪会”的枷锁,大量为民服务的宝贵时间消耗于无用虚功之中。为基层松绑减负,不能仅是一句“喊得响亮,落地无声”的口号,而应是一场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斩断形式主义束缚,让基层重焕实干生机的深刻变革。
形式主义是压在基层身上的“大山”。文山会海不止,文件层层空转,会议重复低效;指尖负担沉重,政务APP泛滥,打卡留痕成灾;督查考核过于频繁,迎检整改循环,台账报表缠身;责任转嫁甩锅,滥用“属地管理”,基层沦为“万能接盘”。这些形式主义问题不仅会透支干部精力,消磨实干热情,也会疏离干群关系,最终损害治理效能。因此必须要破除形式主义的弊端,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挥剑“文山会海”,力戒空谈虚耗。严格执行精文减会硬性规定,坚持“能并尽并、能套尽套、能减尽减”,倡导只开简短高效、能解决问题的会议,推行“无会日”“无会周”。严控文件篇幅和数量,杜绝文件空转现象。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把时间留给实干,让精力聚焦发展。
破除“线上”樊篱,根治“指尖”虚耗。数字形式主义是“指尖”枷锁产生的关键,因此应下大力气整治数字形式主义。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政务APP、工作群、网络学习平台,该关停的关停,该整合的整合。着力整治过度追求“过程留痕”、动辄要求“签到拍照”的形式主义做法,构建精简务实、注重实效的考核评估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切实赋能基层工作,而非成为基层负担。
严督检考规范,重实绩轻痕迹。大力压减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数量,推行清单管理和审批报备制度。着力解决重复督查、多头检查、层层加码问题。改进考核评价方式,以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大幅减少台账、报表等非必要材料报送,让基层干部从“迎检陪会”和“填表报数”中脱身。
厘清权责边界,严防责任“甩锅”。合理规划县乡两级权责划分,制定权责清单,明确基层工作职能边界。规范“属地管理”事项,对于需要基层落实的任务,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确保配套资源和权限同步下放。坚决防止上级部门借“属地管理”推诿职责,切实为基层履职提供保障。
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束缚,增的是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动能;松的是不必要的枷锁,绑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真正破除形式主义之弊,清除这些阻碍基层治理效能的“绊脚石”,才能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将智慧和力量投入到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主战场上去,才能还基层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春天!(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小王庄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