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龙晨悦:织密反腐天网,让“逃逸式辞职”无处遁形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龙晨悦  日期:7/2/2025 字体: [大][中][小]

    新华每日电讯的深度报道揭开“逃逸式辞职”的腐败面纱,警示我们反腐败斗争已进入深水区,必须以更精密的制度设计、更严密的监督网络,斩断权力变现的灰色链条。(7月2日新华社)

   “当贪腐官员试图以“辞职”为幌子金蝉脱壳,当权力期权化成为腐败新变种,一场没有硝烟的反腐战役正在制度层面悄然升级。“逃逸式辞职”这种将公权力异化为私人提款机的行为,本质是对反腐败高压态势的消极对抗,是腐败分子为逃避惩罚而进行的“技术升级”。

    反腐败没有“安全着陆”,离职不是“免责金牌”。一个个典型案例印证着“伸手必被捉”的铁律。这些曾经的“金融精英”自以为设计出“权力期权化”的完美剧本,却低估了纪检监察的穿透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专项治理释放强烈信号:无论腐败手段如何翻新,无论在职还是离职,只要触碰纪法红线,终将面临正义的审判。这种“全周期管理”理念,正是对“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知,也是对“反腐败永远在冲锋”的坚定宣示。

    织密制度之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治理“逃逸式辞职”,关键要构建覆盖权力运行全链条的防护体系。要建立离职审查“三堂会审”机制,通过组织、纪检、保密部门联合把关,让“带病离职”无所遁形,筑牢制度防火墙。要细化权力清单,对审批、资金、人事等关键领域实施“硬约束”,要完善离职审计,建立公职人员从业“负面清单”,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在职—离职—退休”全周期数字监督平台,让权力运行留痕、腐败行为可溯。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制度创新没有休止符。面对腐败手段变异升级的新挑战,反腐败斗争必须保持“道高一丈”的战略主动。既要完善“不能腐”的制度笼子,通过薪酬披露、利益回避等规则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也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对“逃逸式辞职”实行终身追责;更要培育“不想腐”的廉洁生态,让清正廉洁成为从政者的价值自觉。当监督的探照灯照亮每个权力角落,当制度的防火墙阻断所有腐败通道,“逃逸式辞职”的暗道终将彻底封死,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必将指日可待。

    这场与腐败变种的较量,考验着制度设计的智慧,更检验着反腐败的决心。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续织密反腐天网,方能让每个试图“逃逸”的腐败分子撞得头破血流,让清正廉洁成为干部队伍的鲜明底色!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