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从家电到汽车,从手机到家具,各大商家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这场声势浩大的促消费行动,究竟是真金白银的实惠,还是营销噱头?消费者能否真正从中获益?这些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以旧换新政策的初衷值得肯定。通过政策激励,既能刺激消费需求,又能推动产业升级,还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可谓一举多得,下面我们来让数据说话。一、春节假期,一名消费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商场购买了智能冰箱和一级能效空调,政府补贴加店铺补贴,共优惠2000多元,可谓“真金白银”。二、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超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6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约60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以旧换新惠及越来越多消费者,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商家玩起了“数字游戏”:先抬高新品价格,再以补贴名义降价;或者设置复杂的兑换条件,让消费者难以真正享受优惠。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政策的公信力。
要让以旧换新政策真正惠民,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建立透明的价格体系,防止商家虚假宣传。二、企业要诚信经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实惠。三、消费者自身也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避免被营销手段迷惑。
消费品以旧换新,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四两拨千斤”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既提振消费、又带动生产,既带来生活品质的“焕新”,又带来发展质量的“焕新”,最终坚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茹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