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何静仪:大同市“撬锁亮灯”一次城市管理失范的深刻反思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何静仪  日期:2/7/2025 字体: [大][中][小]

    2月7日,据中国新闻周刊,近日,山西大同古城发生的一起“撬锁亮灯”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当地一家店铺未按政府要求开启夜间灯光,随后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户的合法权益,更引发了公众对城市管理方式与法治精神的广泛质疑。

    从事件本身来看,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的初衷是通过亮化工程美化城市形象,营造节日氛围,提升游客体验,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并且政府也承诺会补贴额外电费。然而,美好的初衷并不能成为违法违规行为的借口,撬锁进店、强制开灯显然已经超出了法律赋予政府部门的权力范围,严重侵犯了商户的财产权和经营权。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对城市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暴露出的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首先,是法治观念的淡薄。在城市管理中,政府部门应当依法行政,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在这起事件中,古城街道的工作人员却置法律于不顾,擅自采取强制措施,严重违背了法治精神,使得当地商户“人人自危”。其次,是工作方法的失当。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调研、科学规划、耐心沟通、依法执行,而不是急于求成。简单粗暴、态度强硬的工作方法不仅会使当地人民群众“寒了心”,还会使本来对此城市颇有好感的潜在游客“伤了心”,最终导致舆情发酵、事件升级。最后,是服务意识的缺失。城市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是为市民和商户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环境。但在这起事件中,古城街道却将服务对象视为管理对象,甚至采取了敌对态度,一句“你不信就试试”背离了党的宗旨,背离了群众路线,也背离了城市管理的初衷。

    针对这一事件,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已经表示歉意,并承诺将引以为戒、规范管理、改进工作、转变作风。这样诚恳认错的态度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要真正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还需要从更深层次入手。首先,要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政府部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其次,要完善城市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权力滥用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强监督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和追责问责。最后,要转变城市管理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尊重和保护市民和商户的合法权益,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完善沟通与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人性化。

    此外,对于商户而言,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遇到类似侵权行为时,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政府部门敢“撬锁”,群众就有权利“灭灯”。

    大同市撬锁亮灯事件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它提醒我们,在城市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法治精神,推动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人性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造福广大市民和商户,促进社会和谐。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