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赵江樱:以“常学常新”之姿,深悟思想伟力,激发奋进动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江樱  日期:11/4/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关于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通知,为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提供了重要指引。这部凝聚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不仅是认识新时代、把握新思想的智慧结晶,更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武器。倡导“经常学、深入学、持久学”,正是要求我们将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常态、一种追求、一种习惯,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经常学”贵在融入日常,让理论滋养润物无声。学习并非一时之事,而需融入工作与生活的点滴。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为“手边书”“案头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学习”,在持续积累中深化理解;同时也要定期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个人学习脉络,避免“学而不思则罔”。只有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自然,理论的种子才能在心中生根发芽,转化为日常行为的准则和干事创业的底气。

   “深入学”重在把握精髓,让学用结合见到实效。理论学习最忌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深入,意味着要超越字句的识记,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时代背景、问题导向和战略考量。例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求等重大论断,不能仅停留在概念认知,更要结合本地区、本领域的实际,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创新的务实举措。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带着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才能从理论宝库中真正找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持久学”成在坚守恒心,让思想根基历久弥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学习也必然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持久学,考验的是定力与韧性。要警惕“一阵风”式学习,克服忙碌应付、自满懈怠、功利浮躁等心态,把学习当作提升能力、指导实践的长久需要。应将学习计划融入工作部署,在总结反思中检视学习成效,形成学习与工作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格局。唯有保持“钻劲”和“韧劲”,常学常新、常用常新,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总而言之,“经常学、深入学、持久学”是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履职本领的   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常学常新”的主动姿态,深读精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不断从中汲取政治营养、思想智慧和实践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扎实成效,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