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直接联系着广大群众,其履职效能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和基层治理成效。履职事项清单,绝非束缚干部手脚的枷锁,而是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钥匙。当我们跳出形式主义的误区,用心打磨、扎实推进这份清单,它便能成为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路线图”、服务群众的“连心卡”,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释放出强大的积极能量。
履职清单是厘清责任的“明白账”,让乡镇工作从“打乱仗”走向“有条理”。在不少乡镇,干部们曾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惑,各项工作蜂拥而至,常常陷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忙乱中。而科学制定的履职清单,能清晰划分不同岗位的职责边界。这种责任的清晰化,让每个人都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从源头上避免了“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失衡状态。
履职清单是凝聚合力的“粘合剂”,让各方力量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一份涵盖乡村振兴、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多领域的清单,能有效串联起乡镇各部门、村两委、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这种“清单式协同”,打破了部门壁垒,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工作格局。
履职清单是检验成效的“试金石”,让工作成果从“说不清”变为“看得见”。当清单与群众满意度、产业增长率等实效指标挂钩,它便成了衡量工作实绩的硬标准。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方式,让考核更公平、更透明,也让干部的付出得到实实在在的认可。
乡镇履职清单的积极意义,正在于它能将抽象的责任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将零散的努力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只要我们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实际成效为目标,不断优化清单、落实清单,它就一定能成为推动乡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让每一项任务都落地生根,让每一份努力都惠及民生,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出精彩的基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