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席卷而来,当狂风呼啸、高温肆虐,外卖员们在街头巷尾奔波的身影让人格外揪心。据《法治日报》报道,在平台系统派单模式下,外卖员自由接单的权利受限。极端天气下保障外卖员的“接单选择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乎外卖员的切身权益,更体现着社会的温度与责任。
一、生命至上:“接单选择权”是对生命的敬畏
极端天气给外卖骑手带来的是关乎生命安全的生存考验,强风可能将人连车吹倒,高温可能导致中暑昏厥。平台企业不能只盯着订单量和配送时效,而应将“接单选择权”还给外卖员。这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的应尽之责,更是对生命权最本真的敬畏。只有尊重外卖员的生命安全,让他们在极端天气下能够自主选择是否接单,才能避免他们成为极端天气下的“被迫冒险者”。
二、公平保障:一视同仁覆盖请假权
平台内部的用工分类差异,导致外卖员权益保障出现“双轨制”。众包骑手在大风天气可以不上班,专送骑手却因“考勤率”“接单量”等考核指标,陷入“不请假怕危险、请假怕扣钱”的两难境地。平台应认识到,外卖员面临的自然风险不会因用工分类不同而改变,极端天气下的请假权与保障机制应一视同仁地覆盖所有骑手。给予专送骑手请假权,是消除制度性不公、保障公平权益的必要举措。
三、尊重主体:自由接单彰显人文关怀
外卖员作为“一线人员”,对配送途中的潜在威胁有着敏锐的感知。他们清楚哪些路段易积水、哪些楼道有坠物风险。将自由选择接单的权利交还骑手,是对其主体地位与生命安全的尊重。让最了解潜在风险的人自己决定是否接单,能让外卖员个体的理性判断在风险防范中发挥自我保护作用,体现了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
要真正保障骑手权益,除了归还“接单选择权”,还需全社会共同编织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平台应建立专项保障基金、配备应急救援团队;社区可设立“骑手驿站”,提供休息场所;消费者也应提前储备物资,减少极端天气下对外卖员的需求。当外卖员在极端天气下能自主选择接单,当整个社会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我们才能迎来一个有温度的外卖生态。毕竟,比“外卖送达”更重要的,是让每个骑手都能“安全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