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风腐同治已成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基层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推进风腐同治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基层推进风腐同治,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在基层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一些基层干部可能从收受小礼品、接受吃请等看似轻微的作风问题开始,逐渐滑向腐败的深渊。比如,在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村干部可能先是对施工方的热情接待欣然接受,觉得只是吃顿饭、收点小礼品无伤大雅,但随后便可能在工程验收、款项结算等环节为施工方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贿赂。这不仅损害了群众利益,还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基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风腐问题的严重性,增强推进风腐同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进风腐同治,基层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方面,要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如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举办廉政专题讲座、召开廉政主题会议等,让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不正之风和腐败的危害,增强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干部考核制度等,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风腐问题的发生。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推进风腐同治,基层还需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在查处风腐案件时,要做到深挖细查,既查清不正之风的表现和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又对腐败案件中的作风问题进行回溯,找准问题根源,堵塞制度漏洞。此外,要注重将风腐同治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铲除风腐滋生的土壤,实现基层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总之,基层推进风腐同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教育引导、完善制度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等措施,基层一定能够筑牢清正廉洁防线,为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