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宋丹:以"吃拿卡要"四字真经锤炼新时代党员干部过硬本领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宋丹  日期:4/9/2025 字体: [大][中][小]

    "吃拿卡要"通常被视为不正之风的代名词,但若赋予其新内涵,恰恰可以成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实践指南。"吃透政策"是基础,"拿出方法"是关键,"卡好标准"是保障,"严格要求"是根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唯有在学思践悟中练就过硬本领,在真抓实干中展现担当作为,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一、吃透政策:夯实思想根基,把准方向不偏航

    政策是党的生命线,是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但现实中,一些干部对政策学习"囫囵吞枣",执行时"照本宣科",导致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受阻。优秀党员干部应当像脱贫攻坚战中的优秀驻村干部那样,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深刻领会政策背后的战略意图和实践要求。例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只有真正吃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可行方案,避免"一刀切"或"水土不服"。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政策学习作为基本功,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确保工作方向不偏、执行不走样。

    二、拿出方法:创新工作思路,破解难题求实效

    政策落地,关键在于方法对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新挑战,仅靠"老经验""老办法"难以适应新形势。党员干部必须善于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创新方法。例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圳"前海模式"的成功,正是源于干部敢于打破常规、优化流程。在基层治理中,有的地方推行"网格化管理",有的采用"智慧政务平台",都是立足实际、精准施策的生动体现。因此,党员干部要培养"求解思维",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又要注重方法创新,确保政策执行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契合群众需求。

    三、卡好标准:严守质量底线,确保工作不走样

    标准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也是防止形式主义的"防火墙"。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策时,因标准不严导致"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数字脱贫""虚假整改"等问题。优秀党员干部应当像焦裕禄那样,"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例如,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卡住质量关,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在生态保护中,必须严守红线,不因短期利益牺牲长远发展。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到执行政策不打折扣、落实任务不降标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四、严格要求:锤炼过硬作风,勇担使命善作为

    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成败。现实中,有的干部存在"躺平"心态,遇到矛盾绕道走;有的则搞"选择性落实",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敷衍。新时代呼唤担当作为的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例如,在疫情防控中,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信念;在抗洪救灾中,基层干部日夜坚守,展现了"舍我其谁"的担当。因此,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赶考"心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破难题,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实干家"。

    结语:以"四字真经"锻造新时代硬核干部

    "吃透政策"让干部心中有数,"拿出方法"让工作精准有效,"卡好标准"让执行规范到位,"严格要求"让作风务实过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将这"四字真经"融入血脉,既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更要当工作上的实干家,以过硬本领和优良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