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宋丹  日期:8/27/2024 字体: [大][中][小]

    随着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这一重要决策为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近期,多地积极响应,以南通市、苏州市汾湖高新区及宣城市为代表,纷纷在筹备2025年度预算编制工作中,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标志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零基预算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零基预算作为一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逐项审议预算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还能有效缓解财政压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多地实践探索与成效

    南通市作为零基预算改革的先行者,通过制定《南通市市本级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方案》,强化资金统筹,取消支出基数,突出保障重点,强化绩效导向,实现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与多部门协作,实现人员支出预算全零基编制,有效提升了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南通市零基预算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苏州市汾湖高新区则围绕“破基数、强统筹、保重点、提绩效”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零基预算改革工作。通过动员大会和具体部署,确保零基预算理念贯穿财政业务全过程,实现了预算编制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宣城市则更加注重绩效结果在预算编制中的运用,对绩效得分较低的项目进行压减或取消预算安排,强化了绩效管理的刚性约束。同时,常态化清理到期政策项目,进一步释放了财政资源,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未来展望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共同努力、持续推进。未来,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零基预算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零基预算改革的认识和支持。此外,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编制的智能化水平,确保零基预算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取得实效。

    总之,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为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贡献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