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青年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既要接下老一辈的“接力棒”,也要成为新一辈的“领路人”,习总书记的一番话包含期望、掷地有声,既鼓舞了人心,也指明了方向。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干事创业才会有坚定的思想支撑。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从张文宏教授“疫情防控,党员必须上,没有讨价还价”的勇于担当,到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的坚定执着,都生动诠释着什么是对党忠诚。实践充分表明,那些响当当、硬邦邦的政绩,归根到底源于对党忠诚,一心一意、一以贯之,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源于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务实行动。
作为党员干部,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节点,我们重任在肩,无论是承接历史的担子还是抓住时代的机遇,都要保持党性。一是眼里有光,心中有党。浩瀚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只有坚定信念,才能行稳致远。党员干部要响应总书记强调的“多回顾走过的路”,多从党史中吸取教训,巩固信念,把“党”字放在心中;二是手里有方,真抓实干。英雄起于阡陌,壮士拔于卒伍。只有扎根基层,才能得到锻炼。党员干部要冲在工作一线,在经历中吸取经验,在阅历里锻炼能力,把“党”字落在行动。(河北省黄骅市骅中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