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蒋梦桃:干部要勇于为民发声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蒋梦桃  日期:4/18/2022 字体: [大][中][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为民发声”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本职,而当前在基层却存在一些“沉默”干部,他们谨守“为官慎言”,信奉“沉默是金”,或不说话、或不说真话、不说具有实质内容的话;他们有意见选择保留,有不满藏在心里,呈现出一种“群体失语”的沉默现象。基层是为民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棒,也是联系群众的第一线。这种沉默现象最终只会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也误了自身发展。

    这些干部为何会选择沉默,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实际能力不足。部分基层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基础问题,因才能不足,见识不够,导致见到工作“两手一摊”,遇到问题“两眼一黑”,因此不得不选择沉默。二是趋利避害心思。部分干部信奉“多说多错,不说不错”,不敢斗争,不敢大胆指出问题,也不敢批评和监督。三是缺乏试错机制。一些基层环境缺少容错空间,犯错误就等于被严惩,从而导致部分干部不敢为。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要想刹住这股不正之风,让“沉默”干部不再沉默,就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培养他们“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胸襟气度,不搞“一言堂”,让下属敢说话、说真话。二是完善试错机制。在制定相关纪律和规矩时,为基层干部设置一些容错空间,鼓励他们尝试创新,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基础上实行一定的放宽措施。三是加强自身修养。基层干部要了解自身不足,常悟己身,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也可以安排一些基层干部们外出学习,从先进地区汲取经验,让他们有底气开口说正确的话。

   《论语》曾有:“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真抓实干,在关键时刻代表人民发声,这才是干部们颠补不破的真理。(河北省黄骅市骅中街道办事处)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