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纪凯悦:以青春之名,铸灿烂之花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纪凯悦  日期:9/13/2021 字体: [大][中][小]

    陈独秀先生曾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新发于硎”,李大钊先生也以青春激励青年人,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但如今社会,却有很大一部分青年“佛性”度日,碌碌无为,将大好时光白白浪费。青年之青春,本应有一腔热血报国志,却有着两耳不闻天下事,一间草屋度余生的夙愿,这是多么的可悲可叹。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一是缺乏自我革新的意识。优渥平静的生活蒙蔽了青年人的眼睛,让其看不到身边的机遇与危险,同时也让青年人的惰性愈发严重,不能自主自愿地去了解变化的世界,查漏补缺革新自己,最终碌碌无为,守着“铁饭碗”虚度光阴。其二则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些不正确引导。网红产业、手游、微商等新兴产业接踵而来,一些虚假营销,获取暴利的假象迷惑住了青年人,急功近利、不劳而获的思想深深禁锢在青年人的脑海里,但却忘记里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最终一事无成。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以青春之名,铸灿烂之花,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当代年轻人还要有着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纷繁多变的信息时代,如何筛选摒弃或吐纳吸收信息成为当代青年的一大考题,我们每个人都要交好属于自己的答卷。

    心里有信,方能行远。古言道“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长征的胜利、改革开放的大胆创新、小康社会的达成无一不向我们昭示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青年人要有想做爱做之事,敢试敢为争当时代弄潮儿。我们要把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信仰融入到国家民族之中,多多思量身边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甄别出正确的思想,才能筛选出合适的路径,才能成就出美好的、不负人民的事业。

    眼里有是非,方能避错。当代青年人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透事物的本质,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多思多想多调查,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实践出真知,实践辨真假,青年人要肯吃苦爱钻研善实践,在行动中探寻真相,挖掘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

    脚下有路,方能坚实。青春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所谓圣人是肯做功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的圣人,在如今的快时代,心浮气躁朝三暮四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常态,换工作换职业比比皆是,但过些年他们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干出所谓的事业。可同龄的那些人他们脚踏实地,把小事当作大事,艰苦路上磨练自己,最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把头低下来,把脚踏进泥里,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方能打好根基,开辟新天地。

    青年之青春,应气势磅礴。多一些指点江山的意气,少一些好吃懒做的恶习,抓住青春之机遇,铸就灿烂之花。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