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追溯过去,我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苦苦奋斗,最终实现了党对人民的承诺,这其中靠的无一不是前辈们敢闯敢干、持之以恒的钉子精神;展望未来,恰逢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在时代的洪流下,当代基层青年人更应该将“钉子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牢牢掌握住。
善探索,挖新知。李宗吾先生曾说,这“钻进钻出”实属不易,掌握此术,首先要脑袋尖,眼光利。在当今基层工作中,这句话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刚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些地方还存在着返贫的风险,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如何让群众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成为了我们每个青年基层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国家号召青年人回到乡村,正是看重了我们与时代前沿接轨,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将新的思想、知识、技术带回乡村,为乡村振兴助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走进乡村,深入群众生活,看看乡村潜在优势,听听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自身知识,用好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去挖掘农村第二生命力。
有干劲,敢拼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基层工作往往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多。但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挂碍”之语。当代青年干部要保持朝气,有干劲愿拼搏,面对困难挫折迎难而上,不惧风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现农村新机遇的时候,做到不错过、不丢失、不放弃的三不准则,为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但仅仅凭着一腔热血,乱用力也是不行的。所谓“人往事上练,刀在石上磨”,面对不同的事件,我们还要用对劲,用好劲,低下脑袋多向前辈群众学习,适时调整计划。从实践中探索如何用巧劲,让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愿坚持,甘奉献。在基层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就如同我们钉钉子一样,虽然我们确定了目标找准了方向,如果没有一下又一下敲击的过程,再好的钉子也发挥不了用处。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思潮、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坚定信仰,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干下去。我们要明白“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的道理,也要知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真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实现目标。
青年干部要将钉子精神牢牢铭记于心,要有那么一股子革故鼎新的勇气,有一股子中流击水的劲头,有那么一股子铁杵成针的决心,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