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是连接党和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其廉洁作风直接关系百姓幸福感。以 “紧” 字为行动指南,方能守住廉洁底线、打开为民服务之门,让清风正气浸润基层沃土。
“紧” 守初心,筑牢廉洁思想根基。初心是廉洁的 “定盘星”,思想一旦松劲,贪欲便易冒头。基层工作直面群众诉求,也常遇人情、利益诱惑:有的干部因放松警惕,在小事中逐渐失守;而受群众爱戴的干部,皆以 “紧” 字绷住思想之弦,牢记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拒绝违规宴请与不当好处,以清醒守护廉洁初心。唯有时刻 “紧” 守初心,才能在基层站稳脚跟,成为群众信得过的主心骨。
“紧” 束言行,扎紧廉洁制度之笼。廉洁不能仅靠自觉,更需制度 “紧箍咒” 约束。基层干部言行群众看在眼里,若失范不仅损形象,更动摇党在基层的公信力。近年各地针对基层微腐败出台多项制度:小微权力清单规范审批、村务公开透明资金使用、定期廉政谈话敲警钟、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每一项 “紧” 举措都是干部的 “安全线”。干部唯有主动将言行纳入制度框架,不越雷池,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廉洁赢认可。
“紧” 连民心,释放廉洁为民实效。廉洁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民办实事。若只讲廉洁不讲作为,群众好日子无从谈起。基层干部需以 “紧” 的责任感主动担当:面对群众急难愁盼不推诿、落实惠民政策不打折扣。如干部深入田间帮农户解销售难题、紧盯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住得舒心,这种 “廉洁 + 实干” 作风,既能守底线,又能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用 “紧” 的行动打开百姓好日子的大门。
基层廉洁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以 “紧” 为钥,守初心、束言行、连民心,基层干部定能在廉洁为民道路上行稳致远,让群众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作者单位:小王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