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是党政干部的政治生命线,更是党和政府赢得民心的根本所在。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今天,“事后惩处”虽能形成震慑,但“事前预防”才是遏制腐败的源头活水。唯有将“预”字贯穿履职全过程,以预研明方向、以预防堵漏洞、以预修强根基,方能构建“三不腐”坚固防线,让廉洁清风劲吹政坛。
以“预研”察先机,在未雨绸缪中把准廉洁方向。腐败的滋生往往源于对风险的漠视和对苗头的纵容。党政干部要强化预研意识,将廉洁风险排查融入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提前梳理关键领域流程的风险点,找出腐败的薄弱环节;定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的腐败案件规律,从他人的教训中总结预警信号。只有主动把廉洁风险想在前面、谋在事前,才能确保履职之路不偏离、不越轨。
以“预防”筑堤坝,在防微杜渐中堵塞廉洁漏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廉洁防线的失守多始于细微之处。预防是遏制腐败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一方面要健全预防性制度体系,针对预研出的风险点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通过科学的权力配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预防性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做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只有织密预防之网,才能将腐败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守护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以“预修”强内功,在固本培元中夯实廉洁根基。外在的制度约束固然重要,但内在的思想防线才是抵御腐败的根本。党政干部要将预修作为终身课题,把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定期为思想充电、精神补钙,从深处树立起对廉洁的敬畏之心。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不良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在小事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要主动接受家风教育,以良好的家风涵养清朗的党风政风。只有持续进行预修,才能让廉洁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始终稳心神、管行为、守清白。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对党政干部而言,是工作方法,更是政治担当与廉洁智慧。新征程上,唯有把“预”字刻在心中、落在实处,才能守住廉洁底线,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作者单位: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