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食品安全周“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主题宣传热潮中,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刑事审判团队联合汪清林区人民检察院、吉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汪清森林公安分局,聚焦群众饮食安全需求,借力赶集日人流集中、商铺密集的优势,开展“接地气、见实效”的联合宣传活动,将法律监管与道德引导融入基层,把食品安全保障送到群众身边、商户门前。
近日,联合宣传团队以“尚德守法”核心,通过“资料发放+案例讲解+现场咨询”三维模式开展宣传。通过解读“如何识别‘三无’食品”“买到问题食品后如何维权”等实用知识,结合销售过期食品、添加非法添加剂等典型刑事案件,以案释法说明违法经营的法律后果,既引导群众树立“学法懂法、依法维权”意识,也向在场经营者传递“诚信经营、尚德守法”的行业底线。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0余人次,覆盖赶集群众超1000人。
针对集市周边餐饮店铺、生鲜超市、食品零售店等重点场所,组建联合工作组开展“走商铺”精准宣传。工作组逐户走访商户,一方面向经营者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单,明确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临期食品标注、过期食品下架等法定义务,强调“守法是经营底线,尚德是行业良心”;另一方面,现场检查食品储存环境、保质期标签,对食材摆放混乱、进货台账不全等轻微问题,现场进行指导。同时,鼓励商户主动履行主体责任,积极举报违法线索。
“以前只知道卖食品要合规,今天才明白‘尚德’和‘守法’一样重要,既得对顾客负责,也不能碰法律红线!”受访商户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此次宣传活动的实效。此次汪清林区“法检警”联合宣传,既让群众掌握了食品安全维权技能、提升了风险防范意识,也让商户明晰了法律责任、强化了道德自律,以“法”的刚性约束和“德”的柔性引导,推动形成“经营者自律、部门监管、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为实现“共享食安”目标筑牢基层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