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示范诉讼+巡回审判丨借款纠纷巧化解 司法服务零距离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香莲  日期:9/19/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通过巡回审判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坚定秉持“调解优先”、“先解心结、再解法结”的审理思路,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不仅圆满解决了此次纠纷,更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

    基本案情:好友借贷起纠纷

    崔某与韩某本是相识多年的朋友。2025年,韩某因生意上周转需要,向崔某借款29.3万元,双方约定了还款期限。然而借款到期后,韩某却迟迟未能还款。经多次催要无果,崔某无奈之下将韩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本金及诉讼费用。

    巡回审判:司法服务零距离

    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发现案件虽然事实清楚,但涉及朋友间借贷关系,简单判决可能无法真正化解矛盾,亦可能会导致双方多年友情破裂。为彻底解决纠纷,充分发挥示范诉讼的引领作用,法官决定启动巡回审判程序,将法庭“搬”到村委会,深入纠纷源头解决问题。这一做法既体现了司法温度,也展现了通过个案审理推动类案解决的示范效应。

    在村委会临时搭建的巡回法庭内,法官组织双方坐在一起,开启了调解工作。调解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法官首先从情感入手,唤起双方多年友谊,化解对立情绪;再从法律角度分析利害关系,阐明法律责任。

    系统调解:一揽子解决纠纷

    面对案件背后反映出的常见借贷问题,法官没有就案办案,而是致力于一揽子、系统性地解决纠纷。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语重心长地说:“朋友之间借款是情谊,还款是责任。当初原告在您资金周转困难时基于信任立即借款相助,这份情谊难能可贵。如今原告同样面临急需用钱的困境,您应当将心比心,尽快偿还借款。今天我们既要解开法律上的疙瘩,也要化解心里的疙瘩。借款要还,情谊更要珍惜,希望你们能重拾这份难得的友谊。”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法官成功找到了双方的矛盾焦点和利益平衡点。最终,韩某承诺两个月内一次性偿还全部借款29.3万元,崔某也主动表示愿意承担案件受理费,双方握手言和。

    典型示范: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此案的成功调解,为类似民间借贷纠纷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庭审结束后,法官还针对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向在旁听群众开展了普法教育。

    近年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将巡回审判作为深化司法为民、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化解一类”的效果。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完善“示范诉讼+巡回审判”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