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新时代发展的重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拒腐防变不仅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更是青年干部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唯有常怀敬畏之心、磨砺坚定之心、永葆赤子之心,方能在成长路上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栋梁之才。
常怀敬畏之心,在权力面前“知止”。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信任,而非谋取私利的工具。青年干部步入岗位后,往往手握一定的审批权、协调权,若缺乏对权力的敬畏,便容易在“温水煮青蛙”中迷失方向。从近年来查处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来看,有的刚参加工作就挪用公款满足私欲,有的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行方便”换取好处,根源就在于丢掉了敬畏之心,把权力当成了“私人财产”。敬畏之心源于对法纪的清醒认知。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法纪红线不可越、道德底线不可破”,主动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弄清楚“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无论是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还是舆论监督,都应视为对自己的保护和提醒,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唯有心怀敬畏、手握戒尺,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守住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磨砺坚定之心,在诱惑面前“守志”。青年干部正处于成长上升期,面临的诱惑也更为多样:可能是商人老板的“小恩小惠”,可能是熟人朋友的“人情请求”,也可能是灯红酒绿的“感官刺激”。这些诱惑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成为“腐蚀剂”,瓦解理想信念。正如古人所言:“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抵御诱惑的“精神铠甲”。坚定之心始于对初心使命的坚守。青年干部要常问自己“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面对诱惑时,多想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多算算“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就会明白一时的放纵可能换来一生的悔恨。要像焦裕禄、谷文昌等优秀干部那样,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在任何时候都不偏移人生航向。坚定之心更需在实践中锤炼。青年干部要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磨砺意志,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坚定立场。当遇到“人情关”“金钱关”的考验时,要敢于说“不”,不因“面子”放弃原则,不因“关系”突破底线。唯有在一次次考验中站稳脚跟,才能让坚定之心愈发强大,成为拒腐防变的“定海神针”。
永葆赤子之心,在小节面前“从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拒腐防变往往败在小节、毁在细节。有的青年干部认为“吃点喝点不算啥”“小收小拿没什么”,殊不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从接受一条烟、一瓶酒开始,逐渐演变成大贪大腐。赤子之心强调的正是对“小节”的从严把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粹性。赤子之心体现为对生活作风的严格要求。青年干部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远离低俗社交圈、生活圈。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不该做的事情不做。同时,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筑牢家庭拒腐防变的“廉洁防线”。赤子之心更在于对自我革命的执着追求。青年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反躬自省,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纠正行为上的偏差。发现自己在小节上出现松动时,要敢于“小题大做”,立即整改;听到他人的批评提醒时,要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唯有始终以“严”字当头,从点滴做起、从小事严起,才能守住小节、保住大节,让赤子之心成为拒腐防变的“源头活水”。
青年干部的成长,不仅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党性锤炼的过程。面对新时代的考验,唯有常怀敬畏之心、磨砺坚定之心、永葆赤子之心,才能在拒腐防变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肃宁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