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刘畅:别让“基层减负”成为新负担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畅  日期:8/6/2025 字体: [大][中][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但在落实过程中有部分地区出现了偏差,上级明确要“减负”,却要求下面的基层工作者按时提交减负报告等材料,导致“基层减负”到了基层落实就变了味。“基层减负”的提出是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轻负担,别让“基层减负”成为基层工作新负担。

    明确基层减负的初衷与目的。基层减负的核心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检查等,让基层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去为群众办急难愁盼的实事,更好的服务群众。然而,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却将减负工作形式化、简单化,甚至出现了打着减负的名号,却干着增负的事。例如,有些地方频繁开展减负工作检查,反而让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减负工作要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行为。在实行减负政策时,各地不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要根据本地实情,做到精准减负,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减负措施。对于形式化的检查、会议等要做到坚决取消与精简。

    减负工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减负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断的坚持与完善。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长效减负机制,通过制度创新与流程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工作人员负担过重的问题,真正的让基层工作人员感受到减负的好处。

    减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减负工作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理解与支持。各媒体可以积极宣传减负政策,群众多理解与支持基层人员的工作。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让基层工作人员更好的服务群众,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基层减负离不开各地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让基层减负真正的落实到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别让“基层减负”变成新负担。(作者单位:吴桥县何庄乡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