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李威:以严的基调深化纠治“四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威  日期:8/6/2025 字体: [大][中][小]

   “四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从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到损害党群关系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些顽瘴痼疾如同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稍有松懈便可能卷土重来。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严的基调深化纠治“四风”,不仅是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之举。

    严字当头,方能斩断“四风”滋生的根系。“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近年来,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遏制“车轮上的腐败”,从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到规范节日礼品往来,一系列严措施、硬手段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必须清醒看到,“四风”问题仍有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有的以“调研”之名行“旅游”之实,有的把“数字化”异化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的通过电子红包、快递礼品等方式规避监督。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严的警醒、严的标准、严的措施,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寸步不让,让严的基调成为常态。

    靶向发力,才能破解“四风”变种的迷障。纠治“四风”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面对“四风”新表现,需要精准识别、靶向施治:针对“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要强化服务意识,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形式主义,要树立实干导向,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针对隐蔽化的享乐奢靡,要织密监督网络,让“暗门”“暗道”无处遁形。唯有聚焦突出问题,拿出具体举措,才能让“四风”变种失去生存空间。

    作风建设,说到底是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感受最直接的,是身边干部的作风;群众最期盼的,是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当“走过场”的检查少了,真抓实干的服务多了;当“摆架子”的干部少了,俯下身子的倾听多了;当“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然会更加真切。纠治“四风”的成效,最终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为标尺。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攻坚战”,而是久久为功的“持久战”。以严的基调深化纠治“四风”,既要以雷霆手段惩治突出问题,更要靠制度机制筑牢思想防线、行为底线。唯有让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摒弃“四风”陋习,在行动上坚守纪律规矩,才能让清风正气蔚然成风,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