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陈震离:G1564上的“在编班主任”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震离  日期:8/5/2025 字体: [大][中][小]

    高铁车厢变成“移动课堂”,暑运以来,南宁东开往杭州西的G1546次列车上,“00后”列车员覃云昊每次出乘都会拎上一个塑料袋。这个“神秘塑料袋”里,总是装有一沓试卷和漂亮的贴纸。

    若有孩子吵闹,覃云昊会上前先“奖励”一张试卷,再在其完成试卷后发放小贴纸;而安静乘车的小朋友,则会直接得到贴纸。覃云昊的塑料袋里的试卷和贴纸似乎具备了新的力量,霎时安抚了喧闹车厢里躁动的小旅客。此举赢得无数家长与网友赞许,这是否昭示了在公共空间治理的一条崭新路径,秩序维护的至高境界,并非仅靠强力约束铸就,而在于能否点石成金般发掘出那些充满智慧的柔性“魔法”。

    孩子天性活泼,旅途漫长难耐,历来带着儿童出行的家长与老人,在高铁这一密封环境中缺乏必要的手段,出行的乘客更渴望片刻安宁。列车员覃云昊的试卷与贴纸妙招,恰好同时回应了这三重诉求:儿童在“做卷子”中获得专注乐趣,家长卸下重负,邻座乘客也重归清静。当“儿童百宝箱”内魔方、唐卡与“移动童趣吧”等设施在更多列车上出现,让暑期出行的家长,找到了小秘方。

    覃云昊被网友亲切称为“高铁在编班主任”,此称呼反而不同于过往班主任严肃的管理者的形象,诚然,过往公共秩序维护常常依赖硬性警告和规则,虽可收一时之效却难以得到。覃云昊以“百宝箱”与“移动童趣吧”等“魔法道具”为桥梁,将服务者的位置从对立面移到了并肩处。这种角色转换,本质上是将秩序构建于理解与共情之上,当铁路部门作为守护者与服务者的时候,其引导之力反而能打通出一条康庄的出行大道。

    不止于高铁,类似举措在公交、博物馆、医院等更多场所也扎根生长,这需要服务者时时擦亮善于观察的眼睛,亦需制度为创新智慧撑起一片天。如何让守序不再是外在的沉重义务,而是人人乐于拥抱的内在自觉。“唯有持续在社会上喷洒自觉发芽的种子,公共空间才能生长为参天大树,让每一个公共区域都自然融入和谐的绿荫。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