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曹佳欣:青年干部当以“三劲”奏响成长强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曹佳欣  日期:8/4/2025 字体: [大][中][小]

    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唯有拿出“闯劲”“韧劲”“巧劲”,才能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钢,在时代赛道上跑出优异成绩。

    要鼓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敢于突破创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改革发展的深水区里,没有现成答案可抄,没有既定路径可循。青年干部最具活力与创造力,更应打破“路径依赖”,跳出“舒适区”。就像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闯出发展新路,青年干部也要在乡村振兴中探索产业新模式,在基层治理中尝试服务新方法。面对“不可能”的声音,多问“为什么不能”;遇到“惯例如此”的束缚,常想“如何能更好”,让敢闯敢试成为青春的鲜明标识。

    要锤炼“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韧劲,甘于扎根奉献。成长从无捷径,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守。青年干部往往怀揣干事热情,但也容易在挫折面前打退堂鼓。须知,脱贫攻坚的胜利不是一日之功,科技创新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要学习“太行新愚公”李保国,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要效仿“敦煌女儿”樊锦诗,一辈子守护文化遗产。在基层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群众的不理解、工作的“断头路”,此时更需有“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冷板凳”坐热,把“硬骨头”啃下,在反复磨砺中沉淀实力,在长期坚守中绽放光彩。

    要善用“审时度势、精准施策”的巧劲,勤于总结思考。蛮干不如巧干,有热情更要有方法。青年干部学历高、思路活,但也需避免“书生气”,学会在实践中找规律、在复杂中抓关键。比如处理邻里纠纷,硬搬政策不如换位思考,讲清道理更要解开“心结”;推动产业发展,盲目跟风不如调研市场,结合实际才能找到“出路”。要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在解决问题后及时复盘,把“经验”转化为“方法论”。同时,要善借外力,既要拜群众为师汲取智慧,也要向老同志请教经验,在集思广益中提升工作效能,让巧干成为事半功倍的“金钥匙”。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青年干部的成长,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的。以闯劲打破困局,以韧劲攻克难关,以巧劲提升实效,方能在时代的沃土上,种出属于自己的“丰收田”,收获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成长答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