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湖北红安:持续深化结对共建 助力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秦娇娇  日期:7/31/2025 字体: [大][中][小]

    2024年4月,湖北省红安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湖北省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部署要求,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结对共建。一年来,该院以理念互鉴、业务共研、队伍联建为抓手,实现了与共建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办案质效实现明显提升,共有25个案件被省市院评为典型案例,入选数同比增长200%,有效推动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理念互鉴为先,汇聚结对合力

    发展思路共商。明确“红安精神与红船精神弘扬传承、交融互鉴”的目标定位,坚持将结对共建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由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勇同志带队赴南湖区检察院开展专题考察,主要围绕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等细化共建协议。

    合作领域共商。针对双方发展特点,该院与南湖区检察院明确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数字检察等六大合作领域,制定跟岗锻炼、线上交流、专题辅导等12项具体计划。双方共享优势资源,对各自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交流机制共商。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的基础上,该院与南湖区检察院创建“部与部、线与线、人与人”工作交流机制,通过“线对线结对+点对点交流+案对案指导+面对面研讨”模式,实现领导班子、业务骨干、司法行政人员等全领域互动,形成“1+1>2”的共建效应。

以业务共研为要,提升办案质效

    联合开展人才锻炼培养。聚焦强化业务素能,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实施“人才共育”计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业务联合培训,共享培训资源。共建以来,该院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南湖区检察院专题培训6场,组织跨区域联合实训4次。

    建立疑难案件会商机制。该院与南湖区检察院通过“线上”刑事业务专题学习交流会,重点围绕近年办理较多的危险驾驶、故意伤害、诈骗等案件,对从重、从轻情节取证认定,认罪认罚适用等问题进行远程交流,以视频连线、案例研讨等方式开展线上办案指导13次,协同办理新型案件3件。

    重点突破数字检察短板。由南湖区检察院专班指导红安县检察院数字检察模型研发和应用,建成“公共交通驾驶员未办理健康合格证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在黄冈市推广应用后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红安县检察院应用该模型成功办理红安本地出租车健康证公益诉讼案件,推动相关部门强化营运车辆司机管理,相关做法被《检察日报》头版报道,3个外省检察院借鉴经验办理多件类似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结对共建以来,红安县检察院共有6个典型案事例、经验做法得到省检察院肯定。

以队伍联建为本,增强整体战力

    党建引领品牌建设。深化“双红联动”品牌建设,融合南湖“红船精神”与“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联合开展线上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活动3场,实现业务建设与文化建设双融双促,积极打造“红安检察永远红”主品牌及“‘益’护红安红”等子品牌,在黄冈市检察院品牌选树成效汇报展示中分别获评“优秀品牌”“示范品牌”。

    建立人才互派机制。针对业务短板,南湖区检察院选派骨干人才来红安县检察院,逐条逐项进行业务指导、经验传授和成果分享,红安县检察院分批选派多名干警到南湖区检察院开展跟岗实训,参与办理多起重大案件。跟岗学习后,学员变教员,在“红检大课堂”上向全体干警分享南湖区院工作环境氛围及理念思路、数字智能建设、机制协作配合等方面的学习收获,为全体干警以学促干、高质效履职注入新动能。

    深化文化互融与成果转化。 通过思想碰撞,两院检察官联合撰写的理论调研文章《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公益诉讼双转化促进国家监督体系完善研究》在《湖北检察》上发表。文化互育滋养人才成长,共建以来,8名青年干警撰写的调研文章、宣传报道、典型案例、拍摄的新闻图片等先后获最高检、省级以上奖项;青年干警自导自演的3个短视频在湖北检察好新闻评选中获奖;2名干警获省级专项工作先进个人;1名干警入选省院民事检察人才库。

    据介绍,红安县检察院将以“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为契机,持续深化共建成果转化运用,重点围绕深化常态交流机制、数字检察攻坚、做实人才共育、提炼共建品牌价值等方面发力,以高质量共建助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力争打造全省基层院建设示范样板。(作者单位:湖北省红安县人民检察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