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解崇白:红线意识、基层党员的“护身符”与“导航仪”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解崇白  日期:7/20/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基层党员如同播撒在广袤大地的种子,根深叶茂则事业长青。然而,根须的生长亦需界限的约束——纪律规矩这条“红线”,就是基层党员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护身符”和“导航仪”。没有这道红线的清晰警示,航船必在风浪中迷失方向。

    红线意识之所以对基层党员尤为关键,正在于其岗位的“末梢”属性。基层党员是党和群众之间最直接的桥梁纽带,其一言一行皆映照党的形象。那些“吃点拿点不算啥”“小权小用无大碍”的麻痹想法,恰是腐蚀根基的起点。基层的“微腐败”一旦蔓延,将如溃堤之蚁穴,侵蚀群众信任的基石。当基层党员对纪律的敬畏之心稍有松弛,对权力边界模糊不清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便有了滋生的缝隙。这细微罅隙如不警觉,终将演变成动摇执政根基的致命裂痕。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所有事务都必须在纪律规矩的轨道上运行。红线意识要求我们,无论处理何种事务,都必须以党纪国法为圭臬,以政策原则为准绳。它像一把无形的标尺,时刻丈量着我们行为的边界。一些同志认为,基层工作重在“灵活变通”,殊不知脱离纪律轨道的“灵活”,终将驶入歧途的泥潭。唯有在政策框架内施展才能,在纪律约束下履职尽责,方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筑牢执政大厦的地基。

    基层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资源分配、政策落地的“微权力”,这权力虽小却连着民心向背。若红线意识模糊,权力的“微运行”就可能脱轨,从“小意思”到“大问题”的蜕变有时只在一念之间。红线意识正是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它时刻警示我们:权力源自人民,行使必须为公;每一次触碰红线,都是对初心的背叛和对信任的践踏。

    如何让红线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需以思想教育铸魂,将纪律规矩的“高压线”深深刻印于心。同时,强化日常监督执纪,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任何触碰行为及时“亮红灯”。此外,更要营造积极氛围,使恪守红线成为基层的自觉风尚,让逾越者失去立足之地。

    基层党员同志们,纪律规矩的“红线”非但不是束缚手脚的绳索,反而是护佑我们事业航船行稳致远的“金钟罩”。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唯有常怀敬畏之心,时刻明晰边界,让红线意识成为本能,我们才能在服务群众的广阔天地中行得端、走得正、干得实。唯有守好这道红线,方能在为民服务的沃野上无惧风雨,以清正之姿留下无瑕足迹,使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上永远鲜艳夺目!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