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时,时常能从一些落马干部忏悔中听到:“当初就觉得是朋友间的一点“小意思”,没想到最后把自己送进了深渊。”一点朋友之间的“小意思”,看似充满关心和温情,实则暗藏“围猎”陷阱。对党员干部而言,“小意思”背后往往是腐蚀意志的糖衣炮弹,是瓦解防线的温柔匕首。唯有时刻绷紧廉政弦,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守住初心,不被“小意思”拉下马。
一点“小意思”,往往会藏在客气的背后,悄悄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在人情社会的大背景下,许多别有用心之人打着“礼尚往来”“一点心意”的幌子,用看似平常的客气行为打开缺口。逢年过节的一份土特产、孩子升学时的一个红包、乔迁新居时的一套家具,这些披着客气外衣,“小意思”一下的的馈赠,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当干部在一声声“别见外”“小意思”中放下戒备,就已经踏入了权力向私的危险边缘。久而久之,原则被“客气”软化,底线被“小意思”击穿,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
要抵御“小意思”背后的腐败侵蚀,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上筑牢防线。要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而不是个人谋私利的工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检视自己的言行,警惕“小意思”背后的利益交换。同时,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要抵御“小意思”背后的腐败侵蚀,党员干部必须从制度约束上守好底线。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织密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对那些打着“客气”旗号“意思”下的行贿受贿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要抵御“小意思”背后的腐败侵蚀,党员干部必须让良好的社会风气成为“牵引线”。要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认识到“走后门”“托关系”的危害,引导大家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小意思”可能非小事,假“客气”,可能真腐败,想要守住廉洁本色,只有时刻绷紧廉政弦,在面对朋友之间的一点“小意思”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