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马香振:莫让 “节日宰客” 寒了消费者的心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马香振  日期:5/7/2025 字体: [大][中][小]

    每逢节假日,都是消费市场的旺季,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休闲时光、品尝美食、购买心仪的商品。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却瞅准这个时机,玩起了 “趁节欺客” 的把戏,宰客、欺诈等乱象频发,不仅破坏了消费者的好心情,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节日期间,“趁节欺客” 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热门旅游景区,一碗普通的面条可能卖到平时数倍的价格,住宿费用更是水涨船高,一些酒店甚至随意毁约,让提前预订的游客陷入无处可住的困境;在餐饮行业,部分商家以次充好,用不新鲜的食材制作菜品,却卖出高价;在购物场所,虚假促销、以假乱真等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得消费者在节日消费时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

   “趁节欺客” 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商家角度来看,部分商家缺乏诚信经营理念和长远发展眼光,只看到节假日的短期利益,妄图通过宰客、欺诈等手段快速获取高额利润。他们认为节假日游客众多,即使坑骗了部分消费者,也不影响整体生意,缺乏对自身品牌和口碑的重视。从监管层面来说,节假日期间,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监管难度增加,相关部门的监管力量可能存在不足,难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而且,对于一些宰客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无法对不良商家形成有效震慑。此外,消费者在遭遇 “趁节欺客” 时,往往因为时间成本、维权成本等因素,选择忍气吞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商家的嚣张气焰。

    要杜绝 “趁节欺客” 现象,还消费者一个放心、舒心的节日消费环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商家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明白诚信才是长久经营之道。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监管部门要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市场监管力度,提前部署,增加执法人员投入,对重点消费领域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宰客、欺诈等行为的处罚标准,让不良商家不敢轻易违法违规。此外,还应简化消费者维权流程,降低维权成本,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自身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在遭遇 “趁节欺客” 时,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进行投诉和举报,用实际行动抵制不良商家的违法行为。

    节假日本应是欢乐祥和、放松身心的美好时光,莫让 “趁节欺客” 给消费者添堵。只有各方携手,共同营造公平、诚信、有序的节日消费环境,才能让消费者在节假日放心消费,真正享受消费带来的乐趣,让节日消费市场健康、繁荣地发展。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