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其廉洁自律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青年干部当以“清”为笔、以“廉”为墨,在知行合一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一、以“心有所畏”筑牢信仰之基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从“80后”干部张雨杰挪用公款6900万元沉迷游戏,到“95后”干部叶帅伪造项目套取105万元公款办婚礼,这些案例折射出部分青年干部精神“缺钙”的严重后果。新时代青年干部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
在思想淬炼中强化政治定力。要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必修课,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做到“心有明镜台,不惹尘埃侵”。如重庆合川为年轻干部建立“廉政档案”,通过动态评估及时校准思想偏差;河南漯河打造“青廉学堂”,以“理论+案例+实践”模式深化警示教育。
在文化浸润中涵养清廉品格。从“一钱太守”刘宠到“三汤巡抚”汤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跨越时空闪耀光芒。青年干部要传承“清慎勤”的从政美德,学习阮元“茶隐避寿”的自律精神,在“吾日三省吾身”中培育“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浩然正气。
二、以“行有所止”严守纪律底线
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也是保护干部的“护身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立案乡科级干部2.7万人,其中青年干部占比逐年上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警示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守牢纪律规矩的“红线”。
慎初慎微,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青年干部初入职场,往往面临“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陷阱。浙江丽水叶帅工作两年即被商人“围猎”,从接受宴请到收受贿赂,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警惕“小意思”背后的“大陷阱”,在人情往来中保持清醒,在小事小节上坚守原则,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慎独慎友,净化社交生活“生态圈”。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才能避免“朋友圈”变“围猎圈”。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远离“政治骗子”“金融掮客”,与企业家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如资阳政法系统开展“廉动政能量”演讲比赛,通过“跑车陷阱”等案例警示青年干部慎交友、交益友。
三、以“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
廉洁自律不是“不作为”的挡箭牌,而是“敢作为”的压舱石。青年干部既要一身正气,更要一心干事,在为民服务中彰显清廉本色。在急难险重中锤炼斗争本领。面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大任务,青年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摔打历练。如重庆合川推行“导师帮带制”,让年轻干部在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实战中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在改革创新中弘扬务实作风。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实”字贯穿工作始终。如上海叶榭镇开展年轻干部读书班,要求学员“学查改”结合,在乡村振兴中探索“生态+文旅”发展新模式,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信任。
四、以“制度之网”织密监督防线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是确保青年干部廉洁从政的根本保障。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把严管厚爱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强化日常监督,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管人管钱管项目的关键岗位实行“重点监控”。完善制度约束,扎紧权力运行“铁笼子”。针对年轻干部腐败“潜伏期短、涉案金额大”的特点,要完善财务审批、项目监管等制度,堵住监管漏洞。
新时代的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唯有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方能在新征程上立稳脚跟、行稳致远,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木村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