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笔者认为,年轻干部要经风雨墩心态,就要发扬“毛竹精神”,就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因为基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才华的最好的人生舞台。
学习“毛竹精神”,年轻干部要积蓄力量。年轻干部要想练就过硬本领,首先必须坚持博学广闻,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终生追求。因此,年轻干部到基层去,要尽快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做群众工作能力,切忌沉湎于搞自我设计和醉心于“晋升路线图”。
学习“毛竹精神”,年轻干部要融入基层。年轻干部不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炼,就难以担当重任,也很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就要强化实践导向,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增强担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层一线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有着最新鲜的探索、最真切的呼声、最深沉的感情。只有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群众当中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学习“毛竹精神”,年轻干部要砥砺品质。邓小平早就说过,干部还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好。说到底,就是干部成长需要具备一定的经历。“没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此,给年轻干部多压担子、多交任务,让他们在干实事、解难题中得到全面锻炼,切实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执行落实能力、破解难题能力、扎实工作能力。要引导年轻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主动服务群众,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古往今来各种优秀年轻干部,大多是从社会基层锻炼开始,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和考验才成长起来的。因此,要坚持多岗历练,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主阵地;要突出作风养成,鼓励年轻干部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砥砺品质、磨练意志、锤炼作风。(作者单位:师素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