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叶金福:“份子钱不过百”的好传统应大力推广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4/8/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每当村民有喜事办喜宴,随礼的份子钱一直有不过百元的传统。这是村民们心照不宣的“约定”。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份子钱只收2毛钱“一个肉包的价格”,后来是五块、十块,再后来,涨到三十、五十。生活水平在提高,份子钱却一直“原地踏步”。(4月8日《南方都市报》)

    其实,对于国人来说,“份子钱”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遇上亲朋好友结婚、生子、生日、乔迁等喜事,往往都要热闹祝贺一下,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眼下,这些喜事祝贺的方式却往往只看“份子钱”的多少,且“份子钱”的数额越来越大,人家随礼1000,我也跟着随礼1000,人家随礼2000,我也跟着随礼2000,导致“份子钱”成了一种沉重的人情负担。很多人收到请柬如同收到“罚单”,甚至有人称之为“人情消费猛于虎”,真的一点儿也不为过。
 
    其实,自古以来,国人都崇尚礼尚往来,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传统。但如果只看重“份子钱”的多少,这无疑已是背离了礼尚往来的本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变了味、走了调。“唯礼是图”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把人际关系金钱化,既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败坏了社风和民风。

    如何挣脱“人情消费”的枷锁呢?笔者以为,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记得此前有一则报道,一位网友参加同事的婚礼就大胆地“随礼6.66元”,从而赢得了网友们一致好评。笔者在想,虽然这位网友是有点“抠门”,但毕竟这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和传播,是对庸俗的人情消费的一种挑战。试想,倘若人人都推崇“随礼6.66元”的新风尚,那么就不会出现沉重的人情消费,人情消费就不会“猛于虎”。

    而同样,广东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份子钱不过百”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好传统,更是移风易俗的一个好范本,值得点赞,值得提倡。

    期待各地不妨借鉴和推广这一好做法,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把过重的人情消费“降下来”,让人情消费真正回归“礼轻情意重”,回归人与人交往的情感本质,从而让人情消费不再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