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齐毓琦:让基层干部在实干中绽放光彩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齐毓琦  日期:2/17/2025 字体: [大][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力戒形式主义的思路始终如一:“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
形式主义是束缚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手脚的沉重枷锁。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检查、报表、会议,真正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时间和精力所剩无几。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时效,更挫伤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突破形式束缚,为基层干部松减负迫在眉睫。

    一、形式主义之困:基层干部的难言之痛

    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本应是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却常常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花架子》可谓是对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艺术再现:“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堂食要坐在外面营造假象”等,使原本的指令走了样儿,变了味儿,成了“面子工程”。

    这种状况严重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扭曲了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久而久之,不仅影响了干群关系,也消磨了干部的工作热情。

    二、党纪要求:为基层减负提供制度保障

    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深入纠治形式主义与为基层减负松绑紧密结合。出台各类政策文件,多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建立减负机制等举措。意在坚决纠治形式主义这个“顽瘴痼疾”。

    这些党纪工作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能够有效遏制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倾向,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实干兴邦:让基层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松绑减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在实干中创造业绩。只有破除形式主义束缚,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松绑减负不是降低工作要求,而是为了让工作更有效率、更有质量。防止重“形”不重“效”。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要以党纪为尺,以实干为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基层活力,让基层干部在实干中绽放光彩,凝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