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赵方琳:以基层干部的底气换取人民群众的福气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方琳  日期:11/30/2023 字体: [大][中][小]

    对于干部来说,为政的底气,是面对群众利益时,做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是攻坚克难时,坚持“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是在利益诱惑面前,“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勤勉为公,清廉干净,躬身亲为,为政才能顶天立地,做人才能坦坦荡荡。因此要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的底气,让基层干部有本领、敢担当、能干事,为百姓谋福祉。

    基层干部的底气在于勤奋学习,为百姓幸福而会作为。荀子曰:“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为学。”学习是为官之基、为官之途,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艰苦奋斗的七年,坚持学习的七年,正是凭借着勤奋学习、坚韧不拔的劲头,为习近平总书记探索治国理政之路奠定了基础。然而,现实中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学习的热情精神,面对新问题茫然无知,面对百姓的新需求搪塞推诿,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下降。因此,学习既是党员干部的一种修养,又是一种责任。基层干部应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不断丰富自身阅历,提升自身本领。如此,面对百姓各种需求时,基层干部才能应对自如,会作为。

    基层干部的底气在于刚正不阿,为百姓幸福而敢作为。“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板桥借竹喻己:“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以竹喻人。基层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继承人,理应向竹子一样有骨有节,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新疆的焦裕禄”阿布列林.阿布列孜,上海市高院副院长邹碧华,人民的樵夫廖俊波,草鞋书记杨善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中不惊”。因此,基层干部应心怀敬畏,手握戒尺,敢作为、敢担当,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为百姓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基层干部的底气在于深入群众,为百姓幸福而真作为。毛主席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他说,只要我们把“种子”播在“土地”上,就会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结果”。这一比喻形象具体的说明,人民群众是基层干部底气的来源,是我们的智慧根脉。最美基层干部黄文秀、沈浩、李忠凯……始终坚持“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原则,干在工作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考察调研,带领地百姓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只有走近群众,走进群众,多开“田间会”、“板凳会”,用脚步丈量民情,和百姓交心谈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把民众最关切的问解决好、落实妇提升民众幸福感。

    基层干部的底气就是老百姓的福气。基层干部只有敏于求知,才能“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以新本领回应民众新需求;只有清廉自守,才能“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新风气营造政治新生态;只有心系百姓,才能“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以新行动开启基层新篇章。诚如是,基层必将大有可为,百姓期待的幸福生活指日可待!(作者单位:沧州市青县清州镇党委)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