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陈震离:开辟莫斯科物流集散中心、义乌制造通达天下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震离  日期:11/4/2025 字体: [大][中][小]

    11月1日,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运营方发布公开信息称: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莫斯科物流集散中心近日正式揭牌运营,旨在提升其在俄罗斯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

    这不仅是一个物流节点的简单增加,更是义乌乃至中国构建“枢纽服务枢纽”新格局、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生动缩影。从小商品海洋到全球物流枢纽,义乌的故事,正是一个古老国度在时代浪潮中,以独特智慧开凿经济运河,连接世界脉搏的传奇。

    义乌的“枢纽”地位,源于不断开辟的铁路网络。莫斯科集散中心的建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义新欧班列织密成网、点石成金战略的关键一步。它与德国杜伊斯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海外枢纽遥相呼应,依托已开通的26条国际铁路货运线路,编织起一张覆盖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的庞大物流网。正是这些四通八达、高效运转的“钢铁驼队”,让义乌从一个内陆县级市,跃升为“一带一路”上举足轻重的物流枢纽和贸易调度中心,为“买全球、卖全球”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见小微而知全局。义乌商人以其见微知著的敏锐,时刻捕捉着全球需求的细微涟漪,从大热电影到热播剧,再到世界杯的周边产品,商机总能在第一时间被捕获。更关键的几十年来的辛勤努力,义乌拥有着高度分工、反应迅捷的产业链。一个电话,配件当天配齐;一个创意,几天便能化为产品铺货。这种“有效市场”催生的极致效率,使得义乌不仅能“通四方”,更能“产万物”,快速响应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让“中国制造”尤其是中小商户的产品,能以更低门槛、更高效率走向世界。

    无形市场之手与制度维护之力完美融合。从早期顶住压力“放水养鱼”,允许农民经商,开创市场先河;到如今顺势而为,开行“义新欧”班列、打造跨境结算体系、搭建全球数贸中心,政府的角色始终是舞台的搭建者、规则的维护者与服务的提供者。政府不越位,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将他们的痛点作为工作的重点;也不缺位,通过前瞻性规划、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支持。纵观义乌的崛起,其发展路径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潮流,通过小商品市场打通内外循环,莫斯科集散中心这类关键节点的落子,与义乌内在的商业活力、供应链韧性及优良营商环境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高效平台。

    义乌以永不停歇的活力引擎,不仅推动着“中国制造”破浪前行,更以其连接与创造的力量,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注入澎湃动能,在世界经济的交响乐中,奏响着合作共赢的华彩乐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