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白泽阳: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干部角色转变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白泽阳  日期:11/4/2025 字体: [大][中][小]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对基层干部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治理的创新方向与干部角色转变,是适应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数字化治理的核心在于数据赋能。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基层治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基层干部需树立数据思维,推动治理方式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变。一方面,需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数据库,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需学会运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对民生数据、治理数据的分析,精准识别治理问题,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其次,数字化工具的应用需注重适用性。基层治理场景复杂,数字化工具的推广需避免 “技术万能论”,坚持 “实用导向”。基层干部需结合基层实际情况,选择适配性强、操作简便的数字化工具,避免过度追求技术先进性而忽视实用性。同时,需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通过 “线上 + 线下” 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字化治理不落下任何一个群体,实现治理的包容性。

     最后,干部角色需从 “管理者” 向 “服务者 + 技术应用者” 转变。在数字化治理中,基层干部不再仅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与秩序的维护者,更需成为数字化服务的提供者与技术应用的引导者。需主动学习数字化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政务 APP、线上服务平台等工具,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需引导群众适应数字化治理模式,帮助群众解决数字化应用中的难题,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化治理格局。(新乐市邯邰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