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位前的公平秤是否精准;斑马线旁的红绿灯是否准时切换;楼道里灯泡能否及时更换……这些散落于日常生活的 “关键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一头连着群众的柴米油盐,一头系着社会发展进程。从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到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从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到城市发展的“筋骨脉络”,“小事”与“大事”密不可分。对于刚踏上为民之路的年轻干部而言,读懂二者之间的辩证密码,方能在时代考卷上写下无愧于人民的答案。以“关键小事”为基,汇聚“民生大事”暖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看似琐碎的“关键小事”,却是构成“民生大事”的基石。街边路灯的故障维修、村庄垃圾的及时清理、路边水渠的涵洞下沉,这些关乎群众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活体验感和幸福感。每一件“关键小事”的妥善解决,都是在为民生大厦添砖加瓦。年轻干部应深刻认识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以“绣花”功夫处理好每一件“关键小事”,从细微处着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关怀与温暖,汇聚起推动民生改善的强大暖流。
从“民生大事”着眼,定位“关键小事”方向。“民生大事”涵盖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解决“关键小事”提供了宏观指引。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高度审视“关键小事”。在推动乡村振兴这一“民生大事”时,关注农村电商发展中的物流配送“关键小事”,就能助力农产品上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民生大事”为导向,精准定位“关键小事”,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确保每一项工作举措都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推动民生事业整体进步。
以实干担当为笔,书写“关键小事”与“民生大事”答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处理好“关键小事”与“民生大事”,关键在于实干担当。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主动作为、积极回应,不推诿、不拖延。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将解决“关键小事”的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为解决同类民生问题提供借鉴。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用实际行动书写让人民满意的“关键小事”与“民生大事”答卷。
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深刻理解“关键小事”与“民生大事”的辩证关系,从细微处入手,向大局处着眼,以实干担当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