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律服务调 解详细内容
律师矛调一线办 “良方”解工伤纠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周芳洁  日期:9/19/2025 字体: [大][中][小]

  “作为乡一级调委会,无法调解的工伤案件,可以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但真的可以解决当事人面临的难题吗?”2025年5月13日,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司法局山北司法所所长周芳洁一边接访前来反映工伤纠纷的唐某一边沉思。这起看似普通的工伤纠纷,有可能因包工头、承包人的互相踢皮球导致当事人要花更长的时间、精力去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时间回到2025年3月24日,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人唐某某在位于覃塘区山北乡松英村的柳覃高速路项目工地上扛着钢管时,不慎踩到地上的钢管而滑倒,事发后住院治疗了一个月,经医院诊断为左外踝骨折。

    出院后的唐某某因行动不便,委托其一同做工的弟弟唐某分别向包工头蒋某、项目负责人邓某某索要相关的损失。然而,蒋某说他也是打工人之一,只是带他们来做工而已,他没有责任;邓某某则说,我已经和蒋某红白黑字签好合同了,他带来的工人发生任何事故都与我无关,他自己负责……,双方的态度异常坚决。兄弟俩听到此番说辞,心寒不已,忧心忡忡,一边是脚伤,一边是脚伤后无法务工,导致家庭没有收入来源……最后,唐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司法所,寻求帮助。

    事不宜迟,为了不让农民工唐某某流汗又流泪,周芳洁立即联系了明天前来值班的陈律师及蒋某、邓某某,约三方第二天在调委会调解。面对承包方、包工头的抵触情绪,工作人员翻开《工伤保险条例》,逐条解释“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的认定标准,并耐心列举类似案例。经过三次推心置腹的沟通,承包方的态度终于松动:“我们认可唐某某是工伤,但他要的12万元赔偿确实太高了。”

   “既然双方症结在于赔偿金额,就要趁热打铁彻底化解矛盾呢?”带着这样的想法,工作人员再次和双方算“成本账”。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了承包方分期向伤者支付赔偿的相关事宜。

   “可我总觉得不放心,要是他们不履行调解协议怎么办?”未等唐某某说出自己的顾虑,征得双方同意后,周芳洁已经立即联系法院就该协议申请了司法确认。

    谁知,承包方到期后仍没有完全履行协议,无奈之下,唐某某两兄弟于2025年9月10日再次从桂林启程来到司法所寻求帮助。刚好,法院执行局法官前来值班,司法所又立即组织双方就履行协议再次进行调解并重新达成协议。经回访,承包方按时履行了协议内容。

    尽所能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这一效率的背后得益于贵港市覃塘区司法局创新推行的“律师矛调一线办”工作机制新模式,通过值班律师的参与,显著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质效。(作者单位:山北司法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