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李梦月:践行群众路线 永葆鱼水深情 —— 干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实践指南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梦月  日期:9/19/2025 字体: [大][中][小]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不仅是百年党史沉淀的宝贵经验,更是新时代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群众诉求日益多元的今天,干部能否坚守群众路线,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地的 “温度”、矛盾化解的 “效度”,更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唯有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诉求,才能在与群众的紧密联结中凝聚发展合力。

    然而,当前部分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时,仍存在 “脱节”“走样” 的问题。有的干部患上 “机关依赖症”,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听汇报,把 “纸上调研” 当 “深入群众”,对基层的真实情况一知半解;有的存在 “语言隔阂”,与群众交流时满口 “官话”“术语”,把 “政策宣讲” 变成 “单向灌输”,既听不懂群众的 “家常话”,也让群众摸不透政策的 “实在意”;还有的陷入 “服务误区”,把 “办了” 当 “办好了”,比如为村里修了路却没考虑群众出行需求,给社区配了设施却没解决维护问题,看似做了实事,实则没暖到群众心坎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树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的理念,把 “走群众路线” 当成了任务,而非初心。

    干部践行群众路线,首先要 “沉下去”,走进群众的 “生活圈”。群众的所思所盼,不在文件里,而在田间地头、社区楼院、工厂车间。干部要主动打破 “机关围墙”,带着 “问题” 而非 “架子” 下基层 —— 在农村,多到农户家中坐一坐,问问春耕的种子够不够、秋收的销路通不通;在社区,常到居民楼里转一转,看看老人的养老方便不方便、孩子的上学近不近;在企业,深入车间班组聊一聊,听听生产的难题多不多、发展的信心足不足。曾经有位驻村干部,为摸清村里的饮水问题,跟着村民走了十几里山路,实地查看水源地、蓄水池,最终制定的改造方案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合村民实际。这种 “脚踩泥土” 的走访,不仅能掌握真实情况,更能让群众感受到干部的诚意,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其次要 “听进去”,读懂群众的 “心里话”。与群众打交道,“会听” 比 “会说” 更重要。干部要放下 “管理者” 的姿态,以 “学习者”“倾听者” 的身份与群众交流 —— 面对群众的抱怨,不急于辩解,先听清楚 “不满在哪”;面对群众的建议,不随意否定,先弄明白 “诉求是什么”;面对群众的矛盾,不敷衍回避,先搞清楚 “症结在哪”。在交流中,要学会 “翻译” 群众的语言:群众说 “办事太麻烦”,可能是流程太繁琐;群众说 “政策不接地气”,可能是宣传不到位或不符合实际;群众说 “没人管”,可能是责任没压实或服务有缺位。同时,要拓宽倾听渠道,除了面对面交流,还可以通过村民议事会、社区恳谈会、线上留言板等方式,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渠道发声。只有真正听懂群众的 “弦外之音”,才能找准工作的 “发力点”。

    更要 “干到位”,解决群众的 “烦心事”。走群众路线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干部要把群众的 “诉求清单” 当成 “工作清单”,做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对于群众反映的 “小事”,比如路灯不亮、垃圾清运不及时,要立即协调解决,不拖延、不推诿;对于涉及长远的 “大事”,比如乡村产业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要制定方案、分步推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在解决问题时,还要避免 “一刀切”,比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只追求 “外观美”,还要征求群众意见,优先解决漏水、停车难等 “急难愁盼”;推广农业技术,不能只靠 “发资料”,还要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提供 “一对一” 指导。曾经有个社区干部,针对老人 “吃饭难” 的问题,不是简单建个食堂,而是调研后推出 “送餐上门”“助餐点”“邻里互助” 三种模式,满足不同老人的需求,真正把好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这种 “精准服务”,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对干部的信任。

    此外,践行群众路线还要 “常坚持”,形成长效机制。群众路线不是 “一阵风” 的活动,而是需要长期坚守的工作方法。干部要建立 “定期走访” 制度,比如每周固定一天到基层调研,每月召开一次群众座谈会,每季度梳理一次群众诉求解决情况;要完善 “群众评价” 机制,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让群众说了算;要保持 “自我反思” 的自觉,定期检视自己是否存在 “脱离群众” 的倾向,是否真正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做决策。只有把群众路线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才能让 “鱼水深情” 历久弥新。

    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新时代的干部,要始终牢记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以 “走进群众” 的自觉、“倾听群众” 的耐心、“服务群众” 的担当,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与群众的同甘共苦中凝聚力量,在为群众的排忧解难中践行初心,让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暂时没有内容!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