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重点是事儿,服务基层群众,当以严谨为基石、以灵活为方法、以坚韧为底色,在解决一个个民生小事里绘就起一幅幅民生幸福画卷。
一、办好为民小事儿,当以严谨为基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把为民服务“承诺清单”落实成群众口中的“幸福账单”,容不得半点马虎。惠民补贴发放名单统计的是否准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是否做到了不差一人?新文化广场建设标准能否达到群众满意?……这一件件小事虽小,背后却关乎着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着每一名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干部唯有以严谨筑牢根基,在领会好上级政策、倾听好群众心声里,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倾听到位,才能真正做到落实有力、施政有效,才能把小事办实、难事办好。
二、办好为民小事儿,当以灵活为方法
“实事求是”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原则。从为民服务角度来说,“实事”就是群众身边的切身小事儿,“求是”就是要求按照问题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在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若一味沿用“一刀切”的陈旧模式,无视地域差异、群体特点,再好的政策也可能沦为“水土不服”的空架子。党员干部既要怀揣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思维,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摸清实情,又要具备着“因地制宜谋良策”的创新意识,在政策框架内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办好为民小事儿,当以坚韧为底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民服务是一场持久战,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用心用情服务好人民,离不开“滴水穿石”的韧性。基层干部唯有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坚克难,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方能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儿显担当。基层干部唯有真正用心用情用力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做到位,才能让人民的获得感底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石家庄市新乐市杜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