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男子执意要“送钱”,派出所深夜接力唤醒……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徐梦镱  日期:8/14/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滨江长河的张先生(化名)从不知名网站下载了一款带有“魅惑”图标的手机交友软件。起初,一名昵称为“积分专员-月瑶”的客服主动联系他,称充值会员、购买积分后可获取交友对象信息。张先生抱着尝试心态充值两笔共136元,很快收到156元返利,净赚20元。这看似快捷的“赚钱”方式让他忘了“交友”初衷,一心想赚更多返现,于是张先生继续投入第三、四笔资金,然而返利却突然中断了。

    张先生向客服求助,客服声称其“操作失误”导致“提现失败”,需刷流水修复系统问题,还承诺流水达标后3-5分钟即可正常提现。急于挽回损失的张先生立即通过手机转账、扫码支付等方式刷流水,却因账户余额不足2万失败。对方支招让他取现2万元,次日“送货”到指定地点。张先生毫不怀疑,立即赶去银行取现,但因银行卡取现限额,只取出了1万元。

    就在张先生准备好1万元现金时,长河派出所反诈专员唐仕林、陈荣及时赶到。令人揪心的是,此时的张先生已被深度洗脑,情绪激动,执意要把钱“送”给骗子。现场持续劝阻无果后,反诈专员将他带回派出所,由副所长李智川接力开展深度唤醒工作。李智川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详细拆解此类电诈套路,揭露骗子用心理战术洗脑受害人的惯用伎俩。经过近4个小时的接力劝说,直至凌晨2点左右,张先生才逐渐醒悟,意识到自己被骗,承诺不再送钱。担心张先生再度被洗脑,李智川主动加了他的微信,方便后续随访,确保劝阻“闭环”。最终,张先生彻底醒悟,懊悔不已,一改最初抗拒的态度,通过微信对民警表达了感激之情。

    警方提醒:此类“交友返利”诈骗,往往先以“交友”名义吸引受害人,再以小额返利诱骗受害人入局,再通过“操作失误”“刷流水”等借口诱导持续转账,本质是利用受害人“贪利”“挽损”心理实施的骗局。如遇疑似诈骗,保持冷静并及时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求助。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