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敦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面带愁容的申请人赵某。他攥着手中的材料,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公司欠着我的工资和工伤赔偿,家里等着这笔钱应急呢。”
案件受理后,仲裁员联合综治中心调解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该公司,积极引导双方通过调解化解纠纷。然而,公司却打起了“太极”,一会儿说负责人不在,一会儿又推说财务流程复杂,话里话间满是不愿赔偿的敷衍。
这头是焦急的劳动者,那头是企业的消极推诿。仲裁员没打退堂鼓,像位耐心的“普法宣传员”,一次次拨通电话、一遍遍沟通。从法律条文到实际案例,从企业信誉到社会影响,仲裁员掰开揉碎地讲,最终让公司的负责人从 “油盐不进” 变成了“点头认可”。
8月6日,当赵某在《仲裁调解书》上签下名字时,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按照约定,公司将支付他 10 万元工资及赔偿金 —— 这笔钱,是他应得的报酬,更是对他受伤后生活的一份托底。
今年以来,敦煌市综治中心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紧密协作,将“调解优先、联动化解”的理念融入每一起纠纷处理中。仲裁员就像劳资双方之间的“连心桥”,总能在剑拔弩张的争议里找到平衡点。他们带着温度听诉求,带着力度讲法律,把调解的“巧劲”用在每一个案件里,让劳动者的权益有处安放,让企业的责任落到实处,编织出了一张守护劳资和谐的温暖大网。(作者单位:敦煌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