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共产党人,党性修养是“内铸灵魂”与“外显担当”的辩证统一。内修党性,是在本心深处播撒初心的种子,通过对党章党规的深刻理解,让忠诚于党的信念融入血脉;外化担当,是把这份内化于心的信仰,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行动,在田间地头的奔波里、政策落实的细节中,让党性修养可见可感。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与行动指南。
以纯粹初心筑牢思想根基,要紧绷神经、擦亮眼睛、头脑清醒,锻造好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在现实中,部分基层干部存在“思维惰性”的问题,本质上是党性根基不牢。面对民生问题,习惯用“老经验”套“新情况”,将已有的成功范例直接“复制粘贴”,却忽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开展基层工作时更多在于“流程走完了”,把“发通知了”“开过会了”当作工作终点,却忽略群众利益是否真正受到保障。这些浮于表面的做法,暴露出为民服务理念的“温差”,更折射出干事思维的“短板”。老前辈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秤、群众的眼睛是尺”,唯有摒弃“政绩优先”的杂念、剔除“得过且过”的心态,才能让党性深深扎在个人行为工作中、扎进群众急难愁盼的需求中。
以实干笃行彰显党性本色,落实在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里。基层工作的“千丝万缕”,恰恰是检验担当的“试金石”。要求避免“差不多”的敷衍,做到“零问题”的极致。政策宣讲不能一板一眼的通知,要把医保新政、养老福利以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形式落实到位;民情走访不能止于“签个字”“开个会”,要像把民生实情逐条登记、解决到“最后一分钟”,让群众感受到“事事有回音”。唯有在细微处较真,在落实上较劲,才能让群众从每一件实事中触摸到党性的温度。
以复盘反思革新工作推进,用实践检验思想纯度,用反思反哺党性淬炼。要建立“践行—复盘—提升”的良性机制,每周要认真核查任务进度、仔细梳理工作台账,更要追问反思“是否符合群众需要”、“是否真正解决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例如处理群众信访,避免出现“回复滞后”“群众事小”的思想偏差;总结过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不仅要固化“网格化管理”的模式,更要传承“守土有责”的担当精神。在发展中搞好问题、在问题中找新方法,这样的循环中把党性修养打磨得更纯粹,让担当在反思中沉淀得更坚定。
从思想深处的“铸魂”到行动层面的“践行”,党性修养的淬炼历程,恰是共产党人“知行合一”的深刻体现。内化让每一次思想淬炼都抵达纯粹本真;外化让每一步实践行动都饱含赤诚担当。如此,才能让党性之光穿透迷雾、照亮为民征途,让担当之举浸润人心、温暖万家灯火。(作者单位:任丘市麻家坞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