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曾说:“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 当时交通不便,为了开展调研,习近平同志专门买了一辆当地产的“武夷”牌自行车,骑着车跑社区街道。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与大家一起坐小板凳亲切交谈。厦门当地人喜欢泡茶,茶杯因常年使用,有一层黑黑的茶渍。当年接待过习近平同志的一位农民说:“我端出的茶杯,很多下乡干部都喝不下去,但习近平同志端起杯子就喝。乡亲们心里很感动,有什么掏心窝的话都对他说。” 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心系百姓安危冷暖的情怀和作风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扎实有力开展。读懂习近平总书记“认路、认邻、认特点”的要求,对于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具有深刻启示。
“认路”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
“三招”中的“认路”,就是熟悉情况,了解实情。基层有什么实际困难、工作如何更好落地,到下面跑得多了,把情况摸透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在地方工作时,靠着跑遍、跑深、跑透基层,习近平同志掌握了实情、读懂了“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以调研开路,发现问题、认识国情、寻求规律,不断丰富发展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也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认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认邻”,就是和群众像邻居一样,培养感情,交朋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 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
办事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认特点”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
“三招”中的“认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今年3月,在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主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困难攻克在一线,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加强。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作者单位:肃宁县住建局)